1
羽毛球属于门在山下,走入这扇门之后才发现高高的山峰遥不可及。山脚的一起玩,半山腰的一起玩,高处的一起玩,山顶的一起玩。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327006/answer/3399948971
ㅤ
2
业余练好高远球,别惦记你那反手杀球、神龙摆尾了。摆不了一点。
好多成人恨不得第一天练挥拍,第二天后场底线转身胯下击球。
网前盖得附体假动作,后场陶菲克上身反手转圈杀。醒醒吧哥。
……
高远球属于父类技术,它所有问题会原封不动继承给子类技术(比如杀球)。
杀球压不下去?因为高远球不合格。
挑球不到位?因为高远球不合格。
抽球使不上劲?因为高远球不合格。
把它搞明白,后面容易得多。
抽球就是高远球放中间打,挑球是放最下面。
用内旋,不要抡。成年男性这方面误区很大,玩命练力量,确实能打出低弧度,飞到底线的后场球,并产生“我会了!”的错觉。然而靠力量抡到后场的球,球速慢、肩膀疼、人还累。能不能拉满十分钟热身都成问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889992/answer/3558053830
ㅤ
3
高远球不是一个独立的技术,高远球也是最难的技术,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在你技术进步的每一个阶段,都能遇到高远球稳稳压制你的人。
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路程:
开始对方只是打的比你远,你不服开始改动作练力量。
然后就会遇到一个高远球球速快的人,接球很被动几乎在头顶后面,你不服又开始练后退步伐。
接着你又会遇到一个一致性好的人,根本看不出是吊球还是高远球,你不服开始练启动步,上网步伐,尽量不要二次启动。
再然后就会遇到高远球打的超高,球速超快,一致性超强,球到底线就下坠,击球有炸裂声,还能停顿搞假动作的人,都不用杀球,高远平高吊球结合,打的你欲仙欲死,你突然发现之前练的步伐什么的技术都没什么卵用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327006/answer/2672207046
ㅤ
4
一个好的业余混双女选手,应该至少做到三点,
一是尽量不起球,能放、推就放、推,避免对方主动进攻。
二是尽量不后退,一旦后退对方就会追着你打,而你的能力又不能顶住对方男选手的进攻。即使起了高球,也最多后退一步,防住对方一边的杀球,其他的球全交给搭档就好了。
三是尽量不起直线高球,起了直线高球你就会被对方直线杀,很难防,应该尽量起对角高球,让你的搭档防直线,你防斜线,减轻防守的压力。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0299356/answer/1903238223527941477
ㅤ
5
启动步,教练是怎么教的呢,来球后,先原地调整步(又叫原地小跳),再交叉步或并步。
李宇轩教的呢,对方击球的一瞬间,下蹲,然后看球的路线,弹起来再交叉步或并步,这样会比看到球飞出来以后再启动要快的多。
就这一个技巧,单打能产生质的飞跃。
……
双打的节奏比较快,反拍很多,很多人苦于正反手切换不过来。而一般教练教的都是正手握拍,需要反拍再换反手,
李宇轩教的呢,双打几乎全程反手握拍,只在需要正手发力的时候才切换正手。习惯了这个以后,再也不怕对方扑反手了,直接反手顶一个后场,需要杀球什么的后退的时候换回正手握,舒服的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459299/answer/2790981071
ㅤ
6
羽毛球有一组神奇的术语叫“跟随”和“摆脱”:通常说 一个人无法 “跟随”对手的节奏时,很快就会在多拍相持中陷入击球跑动、落点、发力方式的连环被动,此时就要寻找机会用球商和力量进行“摆脱 ”,否则会被对手当猴耍。
更可怕的是,羽毛球是一个会在一个多拍回合中连续累积劣势的游戏:
你在前面的步骤中每慢一拍,别人就容易以在下一拍之前:
a)回到更舒服的位置进行准备
b)更充足的时间预判你的回球 并且以
c)更完美的落点和发力回击你的劣质回球
d)让你不得不以更劣质的这3点来接球
他越来越优,你越来越劣,节奏完全被对手控制指哪儿打哪儿,而你苦苦跟随,场面就变成被耍猴耍了。
除非你突然“神之一手” ,把球回击到对手没有预料到的方位,让对手的这些优势瞬间全部清零(所有的准备都是错的…)而不得不重新和你进入均势对决,这就是摆脱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5571829/answer/2907883992
ㅤ
7
11年伦敦世锦赛,是公认的羽毛球领域最精彩的一场比赛,没有之一。
那场比赛,无论从双方技战术水平,身体状态,场内观众的热情,以及转播视角,镜头切换,甚至弹幕氛围都是顶级。各种羽毛球会出现的高级技术比如假杀真吊,滑板,鱼跃救球(李有个非常夸张的鱼跃),杀上网,胯下救球,假动作魔术手,高质量相持,林李甚至各断了一次线。双方使出浑身解数,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谁赢,甚至第三局还在飞天遁地。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6863708/answer/3596872271
ㅤ
8
网前斗死亡率最高,没有任何运动员敢保证在跟对方网前斗中不出现失误,且失误即死亡。
在网前斗中,若双方都完美发挥打下去则只有一个死局:
放-搓-勾-展-抹。
双方不超过三拍,三拍即死亡。这些网前斗动作就是铁律,后一招都是应对前一招的唯一解!唯一解!
网前斗的最后一招——抹球一出,宣告死亡。
网前斗这几个动作里,任何一个动作失误都是致命的。要么触网死亡,要么回球高于网太多被对手扑杀。
因此,所有打羽毛球的人陷入网前斗的困境的第一反应都是摆脱,挑后场摆脱!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0806472/answer/3370541504
ㅤ
9
接球左脚在前,右脚前掌落地,防止偷后场。因为人转髋速度很慢的。
如果对方偷后场,那就右脚前掌往前蹬,左脚往后并步。如果对方发小球,右脚往后蹬,上前随你搓勾挑。
……
劈吊和滑板是很快速的,飞到对方发球线附近。并不是越贴网越好,那种收吊飞的慢。你吊那么慢?我在后场都能三步奔过来。
而我劈吊滑板快速球加动作一致性,你在中场可能都碰不到球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459299/answer/2757085144
ㅤ
10
在国内学球的理念里,左边后场是能用头顶就不用反手。太早练反手会影响你的头顶步法头顶技术的。当然这个理念也不止中国,在比如日韩还有很多国家也是一样。你看山口茜奥原希望,头顶球腰都快折过来了,就是可以不用反手。
在其他技术基本完善了之后,理论上你出球到位,步法扎实,腿部力量足够,主动球是完全可以不用反手。一般这时候再练反手技术,而且也是以过渡为主,包括直线高球、直线斜线网前吊球或者抽球。
但是在东南亚尤其是印尼的理念和我们不太一样,他们更讲究技术的多样化、更讲究球路的灵活性,相对没那么重视四方球和体能等基本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陶菲克鬼魅般的网前手法、双打里天下无双的中前场,李梓嘉的章鱼杀,还有很多离奇的失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1516608/answer/2564506964
ㅤ
11
其实头顶区马来步正手的扣杀更符合两条腿走路重心一左一右的交替,更容易通过扭腰把腰腹的核心力量发挥出来
林丹的头顶禁飞区,正手区不提禁飞。林丹的抓推突击成了杀手锏了,球迷都用“禁飞区”形容了,这可是头顶区用正手打出来的。陶菲克的头顶区不但不禁飞,反而成了很多对手的优先选择,逼他用反手,无非就是偶尔大意了他反手的扣杀没接到。摆拳再厉害,不可能比勾拳更势大力沉。
反手扣杀如果很有效,不可能只有陶菲克练得成。实际上反手扣杀很多球员都用过,不多而已,而且陶菲克用得也不多。反手打出进攻球对业余球友很有用,我也曾经全网搜陶菲克反手扣杀,搜来搜去就那么几个。业余球友里反手会扣杀的都一大堆,职业选手没有不会的。
羽毛球到了国家级水平,世界羽联的比赛解说里不叫反手位了,叫头顶区。如果不是特别被动,头顶区的杀球比正手底线的杀球更势大力沉,杀直线和杀斜线的动作一致性更高,参考林丹的很多地板球。持拍手举拍以后肩颈自动往另一侧倾斜,为挥拍动作提供空间,重心自动往另一侧的腿上移动,落地直接就蹬踏,不像正手区后场,落地以后还得调整全身的关节才能蹬踏,所以大部分球员的大部分杀上网是头顶区扣杀创造出来的。而且,头顶区用正手扣杀,如果对方接起来了,挑后场,挑到头顶区接着杀,挑到正手区蹬一步接着杀。头顶区反手扣杀和正手区扣杀连贯下一拍扣杀都很费力,得有非常好的腿部力量。
评论
职业:我被动了就把远网放在中路,这样你下一拍只能挑我后场两个点,还不能挑得太边,因为球头在正中间,你拍面侧多了一定出界,你也不能打网前,因为你勾不了对角,你原地转近网我一定扑,这样我就准备好接挑球就行了。
业余:放个中路远网试试……被推死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3616015/answer/3313128367
ㅤ
12
你知道吗,野球场上有很多靠自己摸索练到中羽5级的人,因为动作不标准,依然会被旁观者觉得菜,甚至视频发网上有人觉得这是中羽2级的新手。
你知道吗,一流职业选手里面有个人叫拉克什亚森,他由于动作不好看被很多球友觉得菜,要不是他频繁打入大赛四强,他菜的名头可真摆脱不掉了。
再说一个人,坦农萨克,这位重炮手曾经和巅峰李宗伟对轰出单局20:22的比分,只不过由于他动作狂野,被很多人说丑、菜。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2954621/answer/3863312118
ㅤ
13
羽毛球的发力,说穿了,就一句话:用拍头去敲球。
【敲】这种感觉比击、打、拍、捶、抽……似乎都更贴切。
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然后,拍头的空间与挥速,决定发力与球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459299/answer/2838354030
参考2:
发现推腕完毕后小臂会自然的内旋,才知道小臂内旋不是目的,是推腕的结果,发力就顺畅多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459299/answer/1890050912178914039
ㅤ
14
看他怎么接死球后对方扔过来的球。
如果直接用手接就是青铜,如果用球拍一次性泄力黏住球就是白银,如果用拍面弹一下球直接倒去左手一次性拿住就是王者。
有网友质疑说3太简单了,作为判断是不是王者的门槛太低了。我不否认3其实不难。但是对于业余球友来说2其实是最舒服的。所以大部分初段业余球友都是用2来拿球的。但是一个业余球友如果抛弃2,坚持用3这个动作,说明他真的是已经思考到某些极端细节的东西了。因为2这个动作在羽毛球里实际上是个违例动作。羽毛球是不需要球拍网泄力粘球这个手感的。反复强化这个手感等于反复训练一个足球前锋用手接传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069642/answer/2473827497
ㅤ
15
四个同级别的中羽5级在业余中是天雷地火的战斗,如果说中羽4的对战仅仅是经常可以打到多拍,那中羽5的战斗往往会引来大量驻足围观的球友,攻防转换极快,神仙球频出。他们已经达到业余瓶颈,不进行针对性专业训练很难有较大提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095465/answer/2261363035
ㅤ
16
别人跟我打羽毛球全程打高远球是看不起我吗?
是非常非常友好,是认真的对待你的球友,是要好好珍惜的球友。
只有很友好的球友才是这样的。
我是菜菜的时候,什么都菜到哭。在我打球的每个阶段,总是有不同的大神给我带高远球。
以至都把我惯得矫情又嚣张,理直气壮的:我在学高远球呢~球友就一直给我打高远,我回不到位的情况下,还是给我顶成高远。
后来我高远球稍微能看了,我对新人也是这样的:争取每个球都给对方回到正手位。
有的就懂我是在表达友好,互拉高远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6730848/answer/3416267870
ㅤ
17
跟高水平大佬打过之后,我真实的意识到一个问题,不管什么水平段,如果和对手水平差距过大的话,真的是完全看不出来对方在让着你陪你玩,因为他甚至真的能演得很真实。
所以一般能陪着你打高远球多拍的球友绝对绝对不是看不起你,甚至他很善意的想让你在羽毛球运动上得到现有水平下最好的体验。
说直白点就是他可能意识到以你的球速和移速可能只能接到后场高远球。
一般来说羽毛球最好打的就是身边的高远球,绝对的上手位置,好发力,也是初学者/新手最容易接到的球,可以只动上肢不动下肢,别的不管是斜线高远还是吊球杀球,都需要上肢下肢配合,难度指数提升,很可能一分根本没有回合,你就毫无体验嘞。
你可以观察下这位球友和别人打球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如果和别人打他有进攻有防守的话,那说明他真的是在努力给你带来更好的运动参与感而不是看不起你啦。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6730848/answer/3419725039
ㅤ
18
童子功最大的优势,就是他压根不知道什么是错的。童子功的每一次挥拍,每一次步伐,都是在加深正确的肌肉记忆。
而成年人开始练球的时候,往往都是打了一段时间野球,发现自己的动作不对,想要纠正一下。这时候不仅要学习正确的动作,还要和错误的肌肉记忆做对抗,一不注意就回到了错误的道路上。
所以说童子功练球,相当于在白纸上作画,随便画两笔就效果显著。会打球的成年人练球,相当于要把原先的画给涂掉,再在上面画画,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241776/answer/14139993998
ㅤ
19
高球上网搓,吊球上网挑,杀球上网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036965/answer/2687520738
ㅤ
20
经常打球的朋友应该都听过一个词:”后场买房”。意思是把对手控制在后场无法回位。
能打出“后场买房”效果的对局,都是两边实力悬殊巨大。或者老手打新手。高远球不到位就容易被“后场买房”。
如果我说,有个人实力强到能让一流职业选手后场买房,不知道有没有人信。容我卖个关子。
有一个单项技术叫推挑。顾名思义,结合了推和挑,打出来的球能够快速过顶。
这项技术本身已经极具威胁,丹特别喜欢在这项技术上加停顿假动作。
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就是经常让对手二次启动,有时候能把人冻在原地,实现让对手“后场买房”
这个技术的原理,说起来很简单,让过高点,拿低点位。可以推挑,可以放网,甚至可以勾球,有点像篮球里的“三威胁”。
要打出这种球,要让高点,让高点首先是要拿得到高点。能拿到高点,首先就是要快。
快有不同的快法。
安赛龙快是因为他能拦截球,
桃田快是因为他能控制球,
周天成快是因为他能预判球,
李宗伟快是因为他能追上球。
而林丹快,是因为他比球还快。
就像一开始说的,高点不打,放过去打低点。那当然要比球还快。
这项技术每个职业选手都会,但用得出神入化的也就是林丹。看了很多盘录像的我才知道,为什么丹后期的打法被称为“太极流”。
太极的精髓是后发先至,与推挑这项技术的理念不谋而合。
人人都知道后发先至,可要做到有多难。在后发的条件下却还要先至,在极柔的条件却要能克刚。
你问我林丹有多强?
我能想到的就是,“后发先至”不是原理,其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128294/answer/1938600148553934571
ㅤ
21
首先,教练的指导对提升是必须的。打野球并不能保证球技提升。在新手期过后,没有正确的教练指导,只会稍微提高对抗水平,但是在技术上依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知道进阶的路在哪,继续打只是原地转圈而已,无法迈入下个阶段,跟高一级的对手比有全方位的鸿沟。
在有教练的正确指导后,你会开始知道你的下一个提升的目标在哪,但是什么时候能到达下一级因人而异,也跟教练有关。概括来说,球技的提升其实依赖一个个“顿悟”时刻:正手的内旋,腰部的反弓,手指的爆发,步伐的重心控制,反手的击球点等等等等。当你顿悟到了精髓之后,就是真正能掌握技术的时刻。但是为了这些顿悟时刻,你可能要进行无数次练习,这个时候多球训练/实战训练都是有益的甚至是必须的。
回到问题,具体来说,如果你在“完全不知道这个技术应该怎么正确的打/步伐不知道怎么跑”的阶段,只有教练1对1或者1对2是有用的(最多1对3但是不建议)。如果是处于“已经有正确的技术框架,正规训练过,但是做不到高级选手那么简洁,高效,稳定的完成技术动作”,那么练球和野球都会有帮助,进行1对2,1对4的训练,以多球为主,结合野球里的对抗,顿悟到精髓是水到渠成的。如果是要追求中羽5级或以上的水平,那就需要大量的教练训练以及更多的高水平对抗,加上身体素质训练才可以突破天花板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08899578230572740/answer/1937077821630575782
ㅤ
22
其实真正冲突比较厉害的是羽毛球和排球。
这俩的进攻都要依靠在头的上方位置快速鞭打动作去打一个下落过程的球。排球用手,羽毛球用拍。这个长度差异也就罢了,大脑处理这个差异还是很驾轻就熟的。但是球的下落速度差异不大好适应,尤其在需要跳起,用滞空最高点时机的时候。连打几天排球,扣杀羽毛球就会挥空,因为羽毛球还没落下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7356502/answer/1937063570597745111
ㅤ
23
练好下肢力量、步伐、高远球挥拍。
其他东西别去琢磨,越琢磨越菜,包括网前球。
天天琢磨各种假动作和手法,结果碰到水平差不多或者高一些的,就发现根本跑不到球后面,什么手法都用不来。
网前球的空间小、动作细,所以容错小,再厉害的球手也容易出现失误。而且一失误就是要么下网,要么被对面扑死。不像在中后场,哪怕挑高了,接杀没准也能蒙到。所以哪怕在国际比赛,顶尖球手也是尽可能不斗网前的。
对面一个高远球压你底线,你因为步伐不行,第一球都跑不到点上,死。
对面一个高远球压你底线,你打回去了,但因为高远球基础没练好,回到人家前中场,被对方一拍杀死。
对面一个高远球压你底线,你打回去了,对面放一个网前,但因为下肢力量不够/步伐不行,你回不到前场,死。
对面一个高远球压你底线,你因为手法练得很好,打出了一个隐蔽性极强、质量极高的劈吊,骗到了对面的二次启动,对面回了个质量很差的网前,但你因为下肢力量不够/步伐不行,跑不到前场,死。
看见没,这三项没练好,对方都不需要变线,就一个高远球+网前,你就无了。都到不了考验体能的那一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691339078/answer/1936517313110204877
ㅤ
24
所有的运动,我都建议在最开始接触的时候,找个教练报课学。
一是学正确的动作少走弯路、防止受伤,二是了解完整的训练体系。
不过不要盲目花钱,既然你打算找一对一,可操作空间就很大。
只练高远球、步伐、网前搓球+放网、双打发球+封网、反手高远球这五个项目,每次上课只练其中1-2个。
比如,在一次1.5小时的课里,只练高远球,从不带球到带球,一次挥拍按10秒算,一分钟6次,60分钟360次,其余30分钟用来热身+穿插休息。
比如,全程练步伐强度太高,那就全场步伐30分钟+半场前后30分钟,中间穿插休息,或者练练其他一个项目。
短时间、少项目、多重复。5个项目,每个项目2次课,一共10次课,基本能打牢基础,后面你也知道该怎么自己练了。
2000-3000块内搞定,比你自己瞎打十年都没进步甚至多次受伤来的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380553083/answer/1935418652087259496
ㅤ
25
好的教练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兼容并包你的体系,然后让你各方面全面提升
比如你击球会有一个跳步现象,本身有人就喜欢跳那一下,或者你本身就是并步体系,或者交叉步习惯了,他非要你改,说不改就打不了球,归根到底就是他的体系和教学思路单一,这种人不适合做私教,因为因人而异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观念。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同一个步子,身高,体重,打法项目,都不一样,比如你只喜欢双打,让你猛练交叉步,这对你的打法提升,调整等等,都有着非常长的时间去提升,因为双打的步伐训练,并不完全是常见的米字步等等,而是并步移动,横向和竖向的并步移动。
比如山口茜和戴资颖打的姿势不一样,陈雨菲和何冰娇打的姿势打法也不一样,难道只能有一个模子才能刻出来吗?没有这样的并包思想,没有对应的解决办法,只会说你这样打不了,这是教练的不行。比如大家都矮个子,金庭和桃田打的也不一样,同样高个子,安赛龙和安东森也不一样,哪怕这两个人一个地方训练的(以前),比如丹麦的步伐训练,和国羽的不一样,印尼的训练方案和丹麦的也是不一样,那难道球员就不过了嘛。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912314/answer/2803521675
ㅤ
26
1、如果你是新手,请别打球,老老实实找专退哥健将哥练球,特别最近暑期班,每天一次两次的,大班课也不贵,课上多缠着教练多问,但是留下印象即可,一步一步来。大班课烧钱不是很多,但是顶你乱打乱练的全部场地+球+饮料。如果你是老手,多交点钱多上一期课吧,动作更难改了。注意课程中尽量不要用手用腿发力,多用核心,多请教重心转换、脚步相关问题,这些一定要利用这几节课搞清楚,留着教练的人脉,后续搞一个月半个月有问题了收集起来请教一下教练上个一堆你给你问题解答。
2、上完3期以上的课了,你要系统的对发力、步伐、节奏、基础技术有一定了解了。接下来进步有两个方向:1、找个都在打实战的俱乐部,去被虐,最好高手多点,但是你一定要保证自己杀球吊球挑球抽球没有太大的失误,不要想着打什么斜线,全部直来直往。这样进步很快。2、偶尔打实战,自己找个搭子一起练球,每日枯燥乏味地练习羽毛球所有技术,诸如反手高远、劈吊、劈杀、抽档对角等等,然后雷打不动步伐训练,结合一周1-2场的实战,但是请记住,如果技术没法连贯使用,诸如搓网以后跑回去被动打反手高远,做不到不如不打。不要乱用没有精通的技术。这样有大决心大毅力,一年半也能有不错的成绩。
3、基础的技能锻炼完成,时间又过去一年多两年,其实这时候要是你练得好已经可以参加比赛获得一些名次了,但是你总会发现一些无法打过的人,经常被晃,或者经常顶不到位,这时候开始找教练有针对的进行战术训练,或者一些基本功(我想上述来说2阶段也是需要的,尤其各个技术基本功)。把漏洞都补齐,把球老老实实打过网,你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业余高手了。
听起来还挺简单吧,如果我说练稳定是吊球500个不失误呢?每个技术动作都如此,这样不太简单吧?等你把自己准备好,开始行动,你会有答案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2868748/answer/1930925156454360146
ㅤ
27
为什么职业羽毛球比赛中这种明显出界球几乎都接了?
第四个:这个非常的隐晦,就是被打麻了,比如安赛龙也会有这种情况安东森也会有,大家口中的祖传手艺。
因为他们个子高,重心起伏太大,对于网带的感觉和视角反复变化。
比如桃田打安赛龙,大量的长距离大角度移动,使得他对于这个球产生了距离的偏差。
就像你训练的时候米字步回中一样,如果你反复被拉网前两个对角,你再次回中,你是回不到你一开始训练的位置。
而这个时候你的惯性移动还是后撤两次,这就会导致你头抬起来看球,怎么看都是出了,低头一看,我靠原来还在线内第一根线上,这就是多球拉扯后的站位变化,带来的移动错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4754100/answer/1921049028445070762
ㅤ
28